随着“文化强国”建设进程的启动,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和“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等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任务,这时,文化领域的创新人才应当怎样培育的问题,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了。撇开文化的各个领域的创新人才培育各有其特殊性暂且不论,单说它们之间的相通处或一致性问题,就需要予以认真探讨①。
一、创新人才与创新素养
文化领域的创新人才培育的关键之一,在于个体的创新素养的养成。也可以说,创新人才的显著标志之一在于个体拥有自觉的创新精神或素养。按照“创新”(innovation)理论的首创者、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的论述,“创新”特别依赖于企业家的一种独特的动机和精神。资本就是企业家为了实现“新组合”,“把生产指往新方向”、“把各项生产要素和资源引向新用途”的一种“杠杆”和“控制手段”。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只有在实现了“创新”的“发展”情况下,才存在所谓企业家,也才产生了利润、资本和利息。这时,企业总收入超过其总支出的“余额”或剩余,就是“企业家利润”。在他看来,这种“企业家利润”正是企业家由于实现“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而“应得的合理报酬”②。这种有关“创新”来自企业家的动机和精神的分析,为后来把握“创新”概念的原初内涵和实质,提供了基本方位。可以说,按照熊彼特的创新思想推论,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素养就应当是创新精神或意识了。“创新”是从已知条件、要素或符号中组合出新形态或新产品的过程。而“创新人才”应是指富于创新精神并付诸实践的人,也就是善于利用已有条件组合出新知识、思想、方法或成果的个体。文化创新或艺术创新,显然就意味着从已知的文化或艺术条件、要素或符号中组合出新的文化或艺术形态或新产品的过程。
这样的理解如果有道理,那么可以由此把握文化创新人才培育的真正重心之所在,这就是文化创新素养,而非简单的文化创新技能(当然也很有必要)。创新技能培育可以管一段,但不能管一辈子。创新素养养成不能管一时,但可能管一世。所以,与其培育创新技能,不如培育创新素养。创新技能解决的是简单工匠可以做的事情,但创新素养则是面向更高级的境界和更长远的目标。艺术或文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聚焦于创新素养的养成。这种创新素养养成涉及个体成长和发展的若干方面。在此,不妨从中外文化传统中寻求创新人才素养养成方面的健康的或富于正面能量的优质资源。
二、 创新素养的四种传统人文资源
在我看来,如下四方面的传统人文资源可以说是当今创新人才素养养成所特别需要的,这就是乘物游心、磨砖作镜、依仁游艺、想象完人。下面不妨简要论述。
第一,乘物游心。这一思想来自《庄子·人间世》的“乘物以游心”主张。庄子的原话是:“且夫乘物以游心,讬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何作为报也!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据解释,“乘物”是说顺任事物的自然;“游心”是说心灵自由活动。“乘物以游心”,是说“顺任事物的自然而优游自适”③。庄子展望的是这样的理想境界:个体人生借助于顺任事物的自然,达到对事物和自我的优游自适。这里的“乘物”,绝不是“人定胜天”意义上的那种以人的意志去驾驭、战胜或统治事物,而只是意味着对事物的规律本身加以洞悉后而对这种规律的尊重和顺应。这就是要让人不是去征服自然而是顺应自然。同理,“游心”也不是浪漫主义似地听凭自我想象去在事物中纵横驰骋,而只是指顺任事物自然而自由遨游。所以,这里真正重要的不是战胜“物”而是尊重和顺任“物”。庄子的个体人生理想境界在于,人在事物中顺其自然的无拘无束的想象性驰骋。这里突显的是个体的顺任自然的精神自由的重要性。
按照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理念看今日创新人才素养的养成,对乘物游心的强调并不必然与创新人才的专业技能培育相矛盾。庄子讲述的《庖丁解牛》故事形象地阐明了这个道理。庖丁需要在实践中研习基本的解牛之“技”,这种“技”的运用需要从一开始就服从于更高的“道”的引导。有了“道”的引导,才可以逐步达到类似于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等的赏心悦目境界。这一“技”与“道”完美统一的系列镜头,准确而生动地阐释了庄子信奉的“道进乎技”的道理。对庄子来说,真正高超的个体人生境界在于以“道”统“技”下的“技”与“道”的完美统一。而这个“道”不能以通常的理性方式获得,而需要在 “乘物以游心” 的想象态中获得。
乘物游心思想对今天创新人才培育的启示在于,任何创新人才都应具备个体自由精神,善于协调处理“物”与“心”的关系、“技”与“道”的关系,突出以“心”导“物”,以“道”统“器”。只有在这种个体精神自由的境界中,真正的文化创新人才才能顺利成长。
第二,磨砖作镜。这一思想出自禅宗,说的是以静默及不修之修等精神去涵养人生技艺、磨砺个体心态及培育韧性的人生奋斗精神。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就讲述过禅宗的“磨砖作镜”故事。马祖在南岳衡山静心“坐禅”时,看到怀让在磨一块砖头,开始时并不在意,没把这件看来稀奇古怪的事放在眼里。但一而再再而三,他终于忍不住了,前去问道:“作什么?”怀让回答:“磨作镜。”马祖又问:“磨砖岂能成镜?”怀让再答:“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这时,“马祖闻言大惊,于是拜怀让为师。”④
从这段禅宗佳话里,可见出对创新人才培育来说的一种重要启示,这就是行事要有强大的内心修为素养,以不修之修、无为而为的方式去实现目标。这里展现的是一种以静制动的静默的人生态度。创新人才需要从现实的直接的功利诉求中解脱出来,长久地专注于自己的无功利目标本身,这样才能抛弃种种杂务干扰而直达好奇心所锁定的目标本身。因此,磨砖作镜强调了一种强大的不修之修的内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磨砖作镜,传达出的还有一种韧性的人生态度。以通常的行为准则看,把砖头磨成镜子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怀让的行为典范表明,只要胸怀磨砖就能成镜的内在意念,特别是以韧性的精神坚持不懈地重复做下去,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这一点可以给今天的创新人才培育带来启迪:创新来自于韧性的探索态度。
第三,依仁游艺。这是对孔子提出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的成才规划的一种凝缩式概括。孔子这一主张突出的是个体人生成长历程中四个要素或环节的重要性:志向于“道”、根据于“德”、依存于“仁”、畅游于“艺”。这样的四要素或四阶段大体概括了儒家向往的创新人才成长之道。真正的创新人才,应当立志践行人世间最基本的“道”,以“德”为人生行为的准则,行事拥有“仁”的胸襟,善于在“六艺”中展开精神畅游。对此,孔子还提出了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等人生发展理想模式。
孔子开创并亲身实践的诸如树下习礼、农山言志、杏坛休坐、游于舞雩、叹于川上、诵诗奏乐等教学方式,正构成这种依仁游艺精神的具体实践方式。这既是艺术创造力的持续濡染过程,又是艺术自由精神的长期涵养过程。这种濡染和涵养,是跨越了低级的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的更高级的艺术人格培育。孔子喜欢观水,每逢大水必观。有次正带弟子观赏“东流之水”,子贡问:“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答:“以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倨邑必修其理,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赵百仞之嵠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万物就以化洁,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⑤孔子眼中的水奔流不息,源源不断地给予万物以生命,却又不视为自己的功劳,就像德;同时,它在高低曲直的地上流动,必遵循一定的道理,就像义;它广大无边而又无穷尽,就像道;它流向百仞深的山谷而无所畏惧,就像勇士;用它作为标尺去衡量别的东西,必定公平合理,就像法;它盛满时不必用什么去刮平,就像正人君子;它虽然自己柔弱却又重视细微处,就像明察之士;它一旦从源头出发必定流向东方,就像有志者;它洗涤万物而使其洁净,就像善于教化者。由于水具有这样多方面的品德,君子当然逢水必观。孔子就是这样,把本无思想意志的水比作德行高尚的君子或圣人,这种君子或圣人“比德”于水的方式,体现了他的“从游”式教学的艺术,更显示了这种教学所遵循的培育理念——人才培育的目的,正在于具有高尚人格素养的人的涵养或养成。在这里,任何专业技能的濡染固然是必要的,但必须服从于并统合到人格素养的养成中。
宽厚学识激活也历来受到重视。儒家注重教师在“从游”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孔子以欹器为例阐发“中庸之道”故事就颇能说明问题。他带领学生到鲁桓公的庙参观,看见一个容易倾覆的容器即欹器。他以自己的宽厚的学识分析说:“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他让弟子亲自动手试验,发现灌水后“水中则正,满则覆”,也就是灌水不多不少时欹器就端正,而一灌满就翻倒了。孔子说:“呜呼!夫物恶有满而不覆哉?”他不禁感叹道,哪有东西盈满了不倒下的呢?子路问他:“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回答说:“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之道也。”⑥聪慧者反显愚笨、功劳盖世者十分谦让、勇冠天下者以胆小护身、 富有四海者以谦卑守护,这就是所谓后退一步再退一步之道。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及实物状况而加以诱导,抓住机会激发弟子的好奇心、启发其运用已有知识去纵深思考,正体现了孔子“从游”式教育的特色及依仁游艺的精神。可见,创新人才的培育需要置身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弟子根据生活情境的变化而主动提问和思考,进而在师长启发下激发创新的兴趣,并获得新思想。
根据上面所述依仁游艺精神,今天的创新人才培育应当注重依托个体内心的仁厚之德去濡染各种人生技能。个体内心的仁厚之德是统领人生专业技能的最高准则,正像在庄子那里个体内心的想象力素养及在禅宗那里个体内心的不修之修素养是真正的关键一样。
第四,想象完人。这个意思来自对爱因斯坦和马克思的思想的一种综合。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可囊括世界。”他在这里当然不是简单地以想象力否定任何知识,而是强调以想象力去统领知识。只有在想象力的统领下,知识才能活起来,被纳入创新的轨道。怀特海发现:“青年人富于想象力,如果通过训练来加强这种想象力,那么这种富于想象的活力便很可能保持终生。人类的悲剧在于,那些富有想象力的人缺少经验,而那些有经验的人则想象力贫乏。愚人没有知识却凭想象办事;书呆子缺乏想象力但凭知识行事。而大学的任务就是将想象力和经验融为一体。”⑦这时,大学对青年人的想象力的培育就具有了至关重要的意义:“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人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大学确实传授知识,但它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传授知识。至少这是它对社会所应起的作用。一所大学若不能发挥这种作用,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⑧他们两人从不同角度共同地突出了想象力对创新人才培育的首要作用。
马克思没有像其他论者那样单独标举个体的某一方面属性,而是着眼于个体的全部属性的同时满足的重要性。他强调,“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⑨他追求的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⑩。因此,他提出了“完整的人”这一新的社会美学理想,强调对人的多方面的乃至全部特性的总体实现或全面占有。“完整的人”,就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去“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的人。更重要的是,在马克思看来,他所提出的这种“完人”理想赖以实现的根本途径,不是在于单纯的想象力的引导,而是人类社会实践,而这才是想象力赖以产生并发挥作用的总体语境。
想象与完人在这里组合到一起,体现的是一种辩证交融:想象力要素与完整人要素对创新人才培育来说都必不可少。想象力是引导因素,完整人是最终目标,而连接它们两者之间的中介环节则是人类社会实践。
三、当前的整合需要
当然,文化创新人才素养的养成资源远不只涉及上面说的乘物游心、磨砖作镜、依仁游艺和想象完人这四方面,但毕竟这四方面应当是不可缺少的。
当前,文化人才创新素养养成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于如何按照当代新的创新人才培育需要去重新选择和整合这些传统人文资源。特别是在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这四种传统人文资源可以在创新素养养成中发挥更加积极的或能动的作用,促进文化创新人才在传统人文精神资源的砥砺中逐步成长。
比较而言,源自道家的乘物游心素养代表着创新人才对万事万物的规律性的体认和顺任能力。这一点在当前很有意义:它启发人们,重要的不再是战胜自然规律,而是尊重和顺任它;不再是战胜他人而自己出人头地,而是尊重他人并与其和谐共处,相互共生。这样的思想同今天我国的“生态文明”理念与“美丽中国”构想都是一致的。同时,这一思想也是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 里论述的教育任务的变革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在一个全新的全球紧密相连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同一个生物圈的一部分,以此来进行思考并身体力行。”[11]在这里,“同情心”、“同理心”、“同感人”、“亲自然情结”等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人才培养的基本重心。由此向人才培养方式领域去推论,是应当可以产生一系列既体现“第三次工业革命”理念、又能同时合于“乘物游心”精神的教育变革措施。里夫金在这里标举的“分散式合作教育方式”正是一个恰当的例子:“新一代教育工作者开始解构伴随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课堂学习过程,创造不同的教育体验,鼓励学生形成扩展生态自我、建立生物圈保护意识。传统主导的教学方式从上而下,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竞争性而且独立自主的个体。现在兴起的分散式合作教育方式,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社会属性。新的观点认为智力不是可以继承的或者积累的智慧,而是分布在人们中间的一种共享的经历。”[12]这种有关不是占有知识而是体验并共享知识的认识,可以说正是“乘物游心”对待自然和人生的一贯态度的一种当代呈现。至少,当我们看起来接受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或理念时,会发现这些思想的萌芽早已蕴含在自己的传统人文资源里了。
磨砖作镜素养可以代表创新人才的不修之修的静默态度、坚持不懈的韧性精神,在当前也是迫切需要的一种创新素养。不修之修,是在无为中蕴含有为,让有为深藏于无为之中,这极大地依赖于个体的精神力量和内心自律素养,因此有助于培育创新人才的强大的内在自觉性、自律性。坚持不懈,则是对创新人才的人生设计的一种历时性素养要求,要求其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地坚持朝向既定目标,这同样是在当前培育创新人才尤其需要的个体自觉与自律素养。按照当代教育观念,真正优秀的创新人才尤其需要非功利心、直觉、专注、想象力等素养,这些同磨砖作镜理念应当是息息相通的。
依仁游艺素养表示创新人才应具备仁厚之德和个性自由精神,这在当代就是要求他们树立人人平等观念,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合作与帮助;同时,要求他们不是沉溺于专业技能之中甚至一味地炫耀它,而是善于以“道”统“技”,让专业技能服从于、服务于至高无上的“道”的统领,由此臻于“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体验并共享它。
想象完人显示创新人才自觉地接受想象力的引领和完整人理想的内心召唤。这些正是当今文化产业乃至所有领域的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一种人格素养。当然,在当代视野中,拥有想象力的人才不再是那种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一味地沉浸于个体主观世界的浪漫英雄或天才,而是既善于与同类相处、平等共生,又善于瞻望共同的生物圈愿景并为之扎实行动的人。同理,所想象的完整人不再是任意挥洒个体本质力量的超人或英雄,而是善于亲近生物圈并与之共担和共享的个体。创新人才的想象完人素养应当致力于这样的代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本质”的目标:“人类再次同我们所居住的更大的生物圈共同体的起伏、节奏和周期保持一致。”[13]这样,想象完人就具有了新的含义:想象的是与其它种种生物共处于同一宇宙中的地球上的人类,应当如何与其它生物一道共处、共生,共同实现传承性和可持续性。
这里只是简要分析了文化领域创新人才素养的几种传统人文精神资源,尽管知道各个领域的创新人才素养其实有相通处。传统人文精神资源毕竟只是来自传统的资源。它们要真正体现为文化创新人才素养养成的强大动力,只能根据当代需要去重新加以激活和运用,并且为此制定切实的实践措施。
注释:
①本文原应北京大学2012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之约撰写,特此说明并向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致谢。本文之简短摘要曾载《科学报》2012年3月19日,此次发表前作了修改和扩充。
②[奥]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1912),何畏、易家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3、74页。
③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3-125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99页。
⑤⑥见《孔子家语》卷2《三恕第九》,据王德明主编《孔子家语译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7、98页。
⑦⑧[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7、138页。
⑨⑩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190页。
[11][12][13][美]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48、255、2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