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界研究 > 精论集锦 > 正文

罗文东:论人民主体观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2020年10月30日 10:55 罗文东 点击:[]

[摘要]马克思主义打破了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神话,创立了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唯物史观的精髓与核心。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人民主体思想。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概括提升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标志着我们党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民主体观犹如一根红线和精髓,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贯彻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关键词]历史唯物论人民主体思想人民主体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简介]罗文东,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网总编辑、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迎来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概括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牢固树立人民主体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一、人民主体思想在历史唯物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又不像自然界演变的规律那样自发地起作用,而是通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起作用。因此,能否正确认识人作为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成了能否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关键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1](P429)恩格斯也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史与自然史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然而,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这种历史观不论具体表现形式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原则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甚至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否认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例如,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认为,个别天才人物所发现的“理性”和“正义”是历史前进的动力。19世纪英国思想家卡莱尔把世界历史看作是一部在地球上建立功业的伟人的历史,这些伟人的活动就是“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黑格尔则把人类历史看作绝对精神自我实现的过程,认为人在历史中不过是绝对精神实现其预定目的的工具或手段。

马克思主义在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基础上,揭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打破了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神话,创立了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1844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阐述人从宗教的和世俗的各种压迫下获得解放的途径,论证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他明确提出:“在德国,不摧毁一切奴役制,任何一种奴役制都不可能被摧毁。彻底的德国不从根本上进行革命,就不可能完成革命。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2](P18)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阐述历史的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粗糙的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等重要观点。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黑格尔历史观的前提以抽象的或绝对的精神为前提,这种精神是这样发展的:“人类只是这种精神的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承担者,即群众”。[2](P291)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则宣布“批判”就是绝对精神,而他自己就是“批判”;“批判的因素被排斥于群众之外”,所以批判“并不是通过群众体现出来,而仅仅是通过一小撮杰出人物即鲍威尔先生及其门徒体现出来的”。[2](P292-293)为驳斥这些错误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不拥有任何惊人的丰富性’,它‘没有进行任何战斗’!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并不是‘历史’把人当做手段来达到自己——仿佛历史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人——的目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P295)他们进一步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P287)“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但是,如果无产阶级不消灭它本身的生活条件,它就不能解放自己”。[2](P262)对于这些重要观点,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一文中作了高度的评价:“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3](P305)

无产阶级之所以能够解放自己和全人类,发挥历史主体作用,是由其经济社会地位和阶级特性所决定的。他们作为大工业的产物,是唯一不断成长和壮大的阶级,他们无私、自尊、勇敢、眼光远大、组织纪律性强,能够带领被压迫人民完成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消灭阶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指出:过去的一切革命的占有都是有限制的;各个人的自主活动受到有局限性的生产工具和交往的束缚。只有在“无产者的占有制下,许多生产工具必定归属于每一个个人,而财产则归属于全体个人”;现代无产者“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2](P581)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进一步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P42)共产党人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4](P44)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预言: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随之消除,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就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只有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5](P564-565)深入考察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5](P566-567)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演出”的主角。人民主体性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尺度。然而,在私有制占主体地位的阶级社会,人民主体性与社会进步并不是一致的,因为只有那些掌握和控制生产资料和生活条件的少数人,才能享有主体性,但那些失去生存和发展条件支配权的人民群众,则丧失了主体性以及自由和全面发展其能力和个性的权利。自从马克思主义问世之时起,全世界的共产党人就将人民主体性作为区别于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未来新社会应该实现的理想目标和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就强调:社会主义和官场中的机械主义根本不相容;“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2](P53)从本质上讲,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唯物史观的精髓与核心。正如列宁深刻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切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出色地把以下两方面结合起来:既以完全科学的冷静态度去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又非常坚决地承认群众(当然,还有善于摸索到并建立起同某些阶级的联系的个人、团体、组织、政党)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革命首创精神的意义。”[7](P140)

二、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主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作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根本原则,逐步确立和实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人民主体思想。正因为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党领导人民的全部活动中,形成了指导党的一切工作的人民主体思想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才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转化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逐步形成了群众路线。1929年12月,毛泽东起草的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提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8](P86)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全面阐述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强调为群众谋利益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群众的意见和经验是党制定政策的基础,既要反对命令主义又要反对尾巴主义。尤其是在领导群众进行实际工作时,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进一步把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提升为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和优良作风。他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P1031)“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一句话,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9](P1060)在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提出的如何跳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的问题时,非常自信地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0](P919-920)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进一步提出:“要强化人民的国家机器,这主要是指人民的军队、人民的警察和人民的法庭,借以巩固国防和保护人民利益。”[11](P1476)这是保证中国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的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了在全国范围内执政、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党对树立人民主体思想、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苏共二十大揭露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问题,毛泽东针对苏联的经验教训提出,“要充分地注意执行这样一种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并且“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而避免脱离群众的个人突出和个人英雄主义,减少我们工作中的脱离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主义和片面性”。[12](P19)1960年5月,毛泽东在河南郑州分别会见来自非洲、拉丁美洲、亚洲一些国家的朋友。根据当时负责起草新闻稿的熊向晖的记述,毛泽东在读到新闻草稿中“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时,删去了“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和“伟大”的词句,修改为“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他还明确指出:“为什么一定要说毛泽东的领导呀?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就取不得成就了?这是唯心史观,不是唯物史观。我把唯物史观的精髓概括成一句话,叫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过去打仗,靠的是人民;现在建设,靠的还是人民。一切成就都来自人民自己的努力。”[13](P27-28)

在探索保障劳动者权利、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的过程中,我们党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发生过严重的失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后来发生的“文化大革命”,表面上是在轰轰烈烈地搞群众运动,实际上却造成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主观主义的滋长蔓延,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的损害。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大幅提高,社会的分工协作和经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正如邓小平所说:旧的那一套“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14](P23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恢复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行改革开放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15](P368)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吸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他明确地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16](P1350)他还提出,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判断标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捍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指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7](P280-281)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解答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18](P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应对国际国内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八届一中全会刚刚结束,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明确地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9](P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9](P4)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19](P368)他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又提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20](P40)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1](P17)从一定意义上说,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包括以人民为中心、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树立人民主体观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对这个问题,习近平讲得最多、讲得最深。他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19](P27)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思想中,真正落实到每个党员行动上。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概括提升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标志着我们党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缅怀马克思的历史功绩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22]

作为对人民群众在一定社会关系和国家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权利和行为方式的自觉认识,人民主体观揭示了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之间、人民群众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解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量源泉和主要动力、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在党与人民的关系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19](P366)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20](P40)在人民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问题上,习近平强调,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1](P28-29)在人民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关系问题上,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9](P40)“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9](P27)要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还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1](P15-16)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问题上,习近平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全面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21](P9-10)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但应根据不同的时代条件和历史任务进行新的概括和创造性地运用,从各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3](P832)同样,人民主体观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形成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犹如一根红线和精髓,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贯彻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种继承和发展就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从精神实质上讲,人民主体观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规定:“全党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要求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拓展工作视野、丰富工作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在倾听人民呼声、虚心接受人民监督中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在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久为功祛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告诫全党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22]只有把人民主体观蕴含的这些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我们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参见毛泽东传(198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卫建林.全球化与共产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6]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7]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8]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23]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上一条:张国祚主任谈文化强国战略 下一条:同舟共济,共创上合组织美好未来

关闭

中心动态

更多>>

新时代新思想

更多>>

您是第位访问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2号湖南大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 邮编:410082

座机:0731-88823372 传真:0731-88823372 E-mail:zgwhrsl@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 京ICP备12019430号-8

技术支持: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

文化软实力公众号

中心公众号